闰月是指在农历中增加的一个月份,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清明节法则是以太阳历为准的,但对于较古老的中国历法,是以农历为基础的。农历一年的长度是355天左右,而实际上我们所处在的一年份是365天左右。所以,为了让农历时间与太阳历时间相符合,需要不定时的再插入一些月份,这些月份就是闰月。
农历的月份是按照阴历周期来计算的,一个月是指从一朔到下一个朔所经历的时长,大约为29.530588日。而闰月的出现,就是为了让农历中的月份跟太阳历更好地对应。如果不加上闰月,农历就会慢慢地和太阳历之间产生偏差,导致二十四节气等节日不断地前移,最终会和现实时间产生很大的差别。
在农历中,闰月通常在“五月”,“十一月”和“十二月”之间插入。插入的规则是根据天文学来计算的,即必须满足插入闰月后太阳不能离开黄经352.5度以上,也不能低于气的交点。
以上是有关闰月的基本概念和产生的原因,相信对于闰月的概念以及到底是什么意思已经了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