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视圈如今越加清晰,明星可以分为“演员”和“偶像”两类。可是多数人,更期望一个优秀的演员,有着更统一的表现形式,而另一方面,更追求爱好者与志同道合者的粉丝,对于偶像的定义又如何呢?
最近,梁静雅被问道“偶像的定位”,她一边谈到,“我不知道怎么回答”,另一方面却也真挚地剖析了“制造偶像”概念出现的原因:对现实的失望感和对未来可能的期待。
“我感觉偶像的产生还是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一种期望,或者是对现实的绝望。”她表示,偶像又可以被细分,要么是爱好者聚集型的,比方说各种偶像团体,要么是满足更加多元需求的偶像,比方说一众综艺节目熟面孔之类的人物,而大家最关心的,要么是“偶像性”是如何得到一个完美的转化,要么是偶像的设定是有多么契合当代的情况,说到底,很多时候,梁静雅感觉现在的偶像市场,就像是彩票一样,谁来实现了你的期许,大家就会把资源聚拢在这个人身上。
梁静雅也旁观了偶像的“制造”,她说,“台湾以前比较流行小清新,我来大陆后发现开拓一下自己的风格比较重要。”她做的几个角色中,观众难以忘怀的,就是颜色鲜明且充满张力的角色,因此从导演到自己,都在刻意的打破和避免被定型。而对于年轻演员而言,定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“把好自己的节奏,你自己就是品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