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对逆徒这个词存在误解,以为逆徒就是不听从师长教诲、不虔诚信仰、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人,在人际交往上善恶不分,甚至做出危害了他人的恶劣行为。实际上,逆徒最初是指清代皇帝的个人侍卫,这个词语中蕴含着对官员手下人权威的威胁,意为不守法度,妄行逆反。如今,逆徒一词在网络上多有运用,往往带有讽刺意味,形容行为举止不当的人。
关于“欺师犯上”,更是一种道德信念的错误倾向。在我们传统文化中,尊师重道是重要的价值观。尊师,是尊重他人的知识、经验和学识,学会倾听,从中领悟真正的学问;重道,则是要求我们在道德标准上不断自我检验和提高,力争为社会大众的利益服务。
那么为什么现在会有逆徒欺师犯上的现象呢?现实中,有些人自认为天资聪颖,却对大众所认可的道德和规范不屑一顾,往往沉醉于自我意识的光辉之中,既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,也不知道与人沟通的艺术。这些人往往自以为是,极端自信,把道德标准都看成是干扰自己发挥的绊脚石。
当然,还有一些人欺师犯上,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来自学校、家庭、公司等方面的心理创伤,造成了心理障碍。这类人创伤后,为了掩盖自己的脆弱,选择了故意反叛,好表现出反叛不羁的姿态。
无论是哪种情况,我们都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,寻找原因,并尽可能的给予帮助。毕竟,逆徒欺师犯上的人也需要被理解和接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