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色即是空》,一本以30年时间编写,2000年才售出100万册的书,却一下子告诉了我们一个伟大的哲学道理——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这也许是一本极具诗情画意的书,但其中所乘含的道理却深刻而玄妙。
从佛教来说,这道理的根源在《华严经》中,归纳起来即为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即是六根。佛法讲究的是人内心真正的觉醒,而不是须臾一瞬的莫名其妙,所以虚妄(包括声香味触)不能为个人的所为,只有深入自己内心,才能真正觉察。
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,那些原本是不为个人成功所为的空幻,如今已被概念化了,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美好。
在社交媒体泛滥的今天,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编剧,每个人都会挂在上面的某行某格里,等待那些扰人心扉的评论和赞叹,这过程本身就是一件彻骨冷漠的事情,因为每个人都是用自己所掌握的东西,来评价别人的风景。
另一方面,在各大时尚杂志上面,越来越多的时装广告中,奢侈品广告中出现禅人,观世音等过去从未涉足的元素。究其根本,这不是在推销形而上的,而是推销精神。
虚妄对于个人自助来说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既有了“美感”,又有了“价值”,让一个物品得到了双重滋养,比如说穿着名牌衣服得到等级的加持,这种锦鲤法则,已经被爱美的人们赋予了一种神话的色彩。
如果道德哲学价值不再唯一,当思想的神话和形而上的“美感”混淆在了一起,是否就代表人类真正进入了一个混沌的时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