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时期,蜀汉丞相刘备为了将军张鲁和一统西川,派出了姜维、诸葛亮两支大军攻打汉中。然而蒋琬和费祎放弃汉中,并且不断向东回撤。刘备怒斥蒋琬和费祎,称两人为“望风逃将”。此时,蔡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。
蔡瑁三名兄弟,蔡瑁是老三。在他们三个中,蔡瑁事迹最为突出,因为他是对抗东吴荡寇将领陆逊的唯一将领。可是,蔡瑁却在忠勇面前,披着名称,实则懦弱之极。
民间流传着一句话“蔡瑁怕陆逊如虎,陆逊怕黄盖如狗。”黄盖曾经在赤壁之战中火烧连营,被荡寇的声誉传颂三国,而蔡瑁只能为陆逊而颤抖,我想这也是蔡瑁流芳于世的原因所在吧。
蔡瑁之所以胆怯,与他独特的思维和处境有关系。他曾经反对效武、百家争鸣、泛论群英的政策。那时,曹操正在北方扩张,名将荀彧、郭嘉等都在曹操的麾下,蔡瑁认为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只能靠武力说话了。而在蜀汉的内部,魏延、姜维等人也公然表达他们的野心,蔡瑁渐渐失去了对于事态的掌控,也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。
蔡瑁在忠诚方面无可指摘,但他的军事成就真的很难令人服气。最后,蔡瑁被东吴攻取,被迫自尽。他的人生,就像刘备封拜诸葛亮的仪式一样,标志着三国的结束。